重视装备制造新产业技术政策初步完稿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与技术 > 详细内容

    重视装备制造新产业技术政策初步完稿

      新闻发布时间:2020-5-2新闻浏览次数:739新闻作者:湖南安德理斯泵业有限公司
    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正积极加快制定新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目前初稿已经形成,正在各部委征求意见并完善中。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产业技术处处长崔岗,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与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室日前联合主办的产业技术发展论坛上表示,我国产业技术发展到了关键时刻并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国资委研究中心资本市场部部长卢永真则建议,应加强对装备制造业在我国整个工业制造业中重要作用的重视程度。 鼓励技术开发与应用相结合 针对新版政策编制的背景,崔岗表示,从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现状看,产业已经发展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技术升级与结构优化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副主任曾智泽对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发展面临的形势做出四项判断:第一,外国日益强化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屏障,我国要保障经济安全必须加强产业技术的自主发展;第二,国外政府日益加大力度助推产业技术进步,我国要缩小差距必须重视发挥技术政策的作用;第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抢抓机遇承接IT产业扩散转移和促进BT、NT等新兴技术产业化,必须发挥产业技术政策的引导作用;第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客观要求必须加强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力度。 他认为,应加强产业技术政策的指导作用,加快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能力提升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产业技术政策应随着我国产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得以更新。 中国资源利用协会副会长王建曾表示,从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现状看,技术开发与市场应用的脱节问题依然存在。他建议,技术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与生产相结合。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应围绕我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而编制。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认为,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仍存在着工业增加值率、产业的效率和效益均比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他建议,产业技术政策应将鼓励生产能力的扩张转为鼓励技术能力提升;将关注产业转移转为关注产业自主创新;由鼓励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转为鼓励出口技术附加值高的产品。同时,政策应注重将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相结合。 增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据政策起草组专家介绍,新版产业技术政策在旧版(2002年版)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的产业发展特点提出了新的发展意见。 卢永真表示,“中国劳动力的人力资源结构决定了我们离不开装备制造业,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看,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是一个持久性的话题。” 卢永真强调,发展装备制造业对于我国工业体系来讲,是国家发展阶段不可跨越的。 据介绍,新版产业技术政策明确规定要“增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制定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规划,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加快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增强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制能力; 制定并定期修订装备技术政策,引导重点产业装备技术发展,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应按照装备技术政策优先选用国产技术装备;加快提高装备制造业基础件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突破装备制造业基础技术和工艺瓶颈,提升装备制造质量与水平;建立和完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的项目业主、制造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支持重点工程采用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等。 作为政策起草组成员,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石勇对政策制订的新起点与新思路进行了解读:从国家层面看,该政策是多项政策的汇总,形成一个结构严密的政策作用机制,而不是某些单项政策的简单相加。 石勇认为,在各种相关政策的有机整合中,需要把握好十个关系: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技术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有机结合;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的有机结合;高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先进技术与适用技术的有机结合;平衡发展和重点突出的有机结合;区域优先与均衡发展的有机结合。 关于新思路,即针对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技术的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积极突破比较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着力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引领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健全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制,着力推进产业技术结构升级。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服务承诺 - 实力展示 - 联系我们 - 客户留言
厂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井奎路17号(原长沙工业泵总厂) 联系电话:0731-84168878 传真: 0731-86456785 24小时联系电话:15874066888
EMAIL:32045080@qq.com Copyright ? 20012-2021 湖南安德理斯泵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沙水泵、长沙中开泵、长沙长轴泵、长沙多级泵、长沙吸沙泵、长沙高效多级泵、长沙多级离心泵、长沙卧式多级离心泵、长沙立式多级泵、长沙立式多级离心泵、长沙水泵厂家、长沙水泵大全、长沙高压泵、长沙排污泵、长沙锅炉给水泵、长沙立式长轴泵、长沙LC长轴泵、长沙单级双吸水平中开式离心泵、长沙dg锅炉给水泵、长沙液下式排污泵、长沙立式排污泵、长沙QW无堵塞潜水排污泵、长沙S型中开泵、长沙SA型中开泵、长沙管道泵、长沙热水循环泵、长沙多吸头排污泵、长沙多级泵厂家、长沙多级泵报价、湖南水泵厂家、长沙水泵厂家、湖南水泵、湖南中开泵、湖南长轴泵、湖南多级泵、湖南吸沙泵、湖南高效多级泵、湖南多级离心泵、湖南卧式多级离心泵、湖南立式多级泵、湖南立式多级离心泵、湖南水泵厂家、湖南水泵大全、湖南高压泵、湖南排污泵、湖南锅炉给水泵、湖南立式长轴泵、湖南LC长轴泵、湖南单级双吸水平中开式离心泵、湖南dg锅炉给水泵、湖南液下式排污泵、湖南立式排污泵、湖南QW无堵塞潜水排污泵、湖南S型中开泵、湖南SA型中开泵、湖南管道泵、湖南热水循环泵、湖南多吸头排污泵、湖南多级泵厂家、湖南多级泵报价